法制在线|“青少年模式”不是万能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指南

发布时间 2024-07-05 13:23:53    编辑 金小静    

常州市关工委青少年法制教育宣讲团 纪萍

“青少年模式”是指由国家网信办牵头,主要短视频平台和直播平台上线的“青少年防沉迷系统”。该系统在使用时段、时长、功能和浏览内容等方面对未成年人的上网行为进行规范。该模式还禁止使用平台的打赏、充值、提现、直播、发布观点等功能。 

“青少年模式”属于非强制性使用,而且各网络平台的设置不相同,通常都包括:进入或退出模式需输入密码;进入模式后,每次使用时长累计不能超过40分钟,40分钟后继续使用,则需再次输入密码。此外,每日22时至次日6时,如要使用短视频App,也必须输入密码。可有效控制未成年人上网的时段和时长。

 上个月我在线上线下开设《提升网络素养》的亲子课堂,线下课堂与家长互动。一位家长说12岁的女儿总是半夜偷拿我的手机刷短视频,明明设置了“青少年模式”,晚上10点之后需要我再输密码才能登录,女儿怎么还能玩呢?就暗中观察,发现了玄机,只要退出当前账号,用另一手机号重新注册新账号,比如用外公外婆的手机号,就能避开“青少年模式”。另一位家长说读五年级的儿子,居然教舅舅的8岁女儿获取爸爸手机号及账号密码,提供给小哥哥使用。儿子使用舅舅的手机号及账号就可以登录任何网络游戏及各类APP。熊孩子玩智能移动设备可谓无师自通,加之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跟爸爸妈妈斗智斗勇的心得经验,他们各显神通,绝对不能小觑低估啊。

还有一位家长说:切换至“青少年模式”后,仍能在微信中搜索出大量纯文字的“污语言”表情包;QQ群中依然可以浏览涉黄信息;在百度输入关键词搜索,也能浏览到青少年不宜的内容。

多名家长表示,“青少年模式”仅对使用家长手机上网的孩子起一定约束作用,对自己拥有手机的青少年则效果甚微。而且一些网络平台的“青少年模式”对用户均无强制性,只需输入密码即可自由关闭。

综上所述,“青少年模式”不是万能的,网络漏洞防不胜防,最最关键的是家长与青少年共同提升网络素养。2024年1月1日起实施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明确规定: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内容。我们期待:中小学尽快开设网络素质教育课程,让孩子们迅速成长为网络世界的合格小公民。下期与大家聊聊针对网络服务者的禁止性规定,这些规定需要家长严格把关,青少年自觉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