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塑造未来,读书点亮人生”读书征文活动:《红色云溪》片段朗读“张太雷学生时代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2-05-26 14:35:51    编辑 钱晶    

《红色云溪》片段朗读“张太雷学生时代的故事”

朗读者:常州市博爱小学  谭泽昊

常州自古以来被誉为“龙城”,白云溪就像一条横卧城中的巨龙。数百年来,文风炽盛,名人辈出。被誉为“常州三杰”之一的张太雷就出生于此。

家世渊源

太雷祖上北宋张举,曾参加科举考试中了进士,但因父母年迈,又无兄弟,所以他最终放弃功名,留下来照顾父母。他读书著述,校勘书籍,作诗书法,著名大文豪苏东坡也对他大加称赞。清朝嘉庆年间,太雷高祖张怡兄谦弟恭、家庭和睦,且积德行善,被知县赐赠“仁让风行”匾额,家中有“仁让堂”三字堂额悬挂,远近闻名。

童年岁月

父亲张亮采,因家道中落,婚后寄居岳父家。太雷外祖父薛锦元,在西仓街开设一间“薛天兴皮行”,太雷就出生在这里。父亲张亮采给儿子取名“泰来”,寓意厄运到头好运来。1901年,张亮采因工作原因举家前往江西萍乡定居。秀才出身的张亮采,家学渊源,亲自教授儿女国文和书法。然而,好景不长,太雷8岁那年,张亮采生患重病,不治身亡。太雷又随母亲、姐姐扶柩回常州。此后,太雷一家就靠母亲一人,到处做点手工活维持生计,日子过得异常艰难。虽然如此,母亲却从未耽误过张太雷的学习。

小学岁月

1906年秋,母亲将太雷送入西郊两等小学堂学习。他读书格外用功,考试名列前茅,书法出众,爱好体育,与同学关系融洽,但逢有不平事,常挺身而出,主持公道。

每天往返学堂,生活在社会最底层贫苦人的艰辛与痛苦,给小小的太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发了他为改变社会不平等和种种丑恶现象寻找出路的思索。

中学时代

1911年夏,张太雷以优异成绩考入常州府中学堂。

常州府中学堂坐落于东门内玉梅桥护国寺旧址,是一所名人辈出的学堂。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子,其中有瞿秋白、张太雷等著名共产党人,也有钱穆、刘半农、刘天华、吕叔湘、周有光等博学多才的知名学者。这个时期,太雷阅读了大量无产阶级革命党人的进步书籍和刊物,积极参加反对封建专制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主、爱国活动。

1915年夏,张太雷好友李子宽因与老师顶撞而发生冲突被学校除名,张太雷与瞿秋白加人了抗议活动,要求校方收回开除学生的决定。校方布告说他们两人行为不谨慎,与被开除的同学相似,如不悔改,下学期不要再来学校。太雷不堪无辜受辱,故而愤然离校。

大学生活

张太雷苦苦地思索自己未来的出路,最终决定北上求学。

1915年冬,张太雷考取天津北洋大学法政科临时预科班。北洋大学求学期间,在十月革命和李大钊等人影响下,开始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期间,张太雷是天津地区爱国运动的骨干,与周恩来等结下战斗友谊。

1920年6,张太雷在北洋大学法科毕业,从此走上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成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这个常州大运河的儿子,因此成为故乡历史上一座丰碑,家乡人民的光荣与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