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3-23 10:32:56 编辑 刘伊湄
2023年3月常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全 体会议交流材料:
“党建带关建”是做好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根本保证
武进区关工委
我区关工委2020年就在省关工委《薪火》杂志发表《“党建带关建”体制机制建设的实践和思考》一文,文章充分表达了我们对关心下一代工作“党建带关建”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深刻认识。作为党直接领导下的群众性工作组织,准确把握关工委组织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使命和定位,加强和完善“党建带关建”为统领的关工委体制机制建设,是提升关工委工作水平和能力,做好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战略和关键举措。我区关工委长期以来高举旗帜,积极作为,深入实践,努力创新,逐渐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关工委主动作为、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关心下一代有效工作机制。
一、党委重视是关键。武进区委、区政府对关心下一代工作一贯十分重视,2017年,区委办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党建带关工委建设”的实施意见》,省“两个文件”发布后,又于2021年6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基层“党建带关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再次明确强调,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把关工委组织建设纳入到党的建设中来,作为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区委常委会每年听取区关工委工作汇报,审议关工委工作意见并转发。区委对区关工委参阅文件和参加会议也都作了要求,每年的工作报告都要提到关工委工作;区委考核办每年将“党建带关建”工作纳入区全年工作目标考核系列,对促进关心下一代事业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区委组织部长和分管副区长每年都参加区关工委全体会议并讲话,肯定成绩,部署工作,提出要求。各镇(街道)党政一把手也热情关心和支持基层关工委的工作,许多党委书记还亲自参与关工委的活动,为培育青少年一代摇旗呐喊,“党建带关建”真正落到了实处。
二、组织健全是基础。在“党建带关建”工作方针指引下,我们围绕武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随同区域变动和机构改革不断调整健全各级组织体系,充实完善相关工作职责;全区建立了政法、教育、农业农村和民企等系统关工委组织,形成了包括28个成员单位在内的关工集合体和联席会议机制;全区现有包括机关、民企、学校在内的关工委组织670个。各镇(街道、园区)关工委组织健全,党委副书记和同级退职退休领导干部担任主任和常务副主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兼任关工委主任。区成立了民企关工委工作指导小组,区民企关工委与区关工委实行交叉任职,全区现有民企关工委350个,基本做到了建立党组织的企业全覆盖,成功创建“五有五好”民企关工委193个,占比达55%。全区建有校外教育辅导站240个,其中示范站116个,占村(社区)辅导站总数的54%,并创成市级优秀辅导站9个,区级优秀辅导站68个;所属“思想道德”“法制教育”和“科普宣传”三个宣讲团,每年开展各类宣讲活动500余场,受教育对象10万余人。所辖星火爱心助学协会和春之晖爱心助学服务中心,十多年来,共捐助学生15000余人,捐资总额达1200余万元。全区“五老”队伍稳定,常态化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五老”志愿者达2100余人。
三、措施落实是保障。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保障机制十分重要。区委文件明确要求将关工委工作考核纳入党建考核范畴,由区关工委具体负责。区关工委将“党委重视、组织建设、经费保障、阵地建设、工作落实和创新成果”等6个方面的内容列入考核范围,每年依据形势需要和工作要求对考核标准进行调整和完善,并于年初报请区委常委会同意后随同年度工作意见一起下发各地,并在年末集中组织专项实地考核,听汇报,查台帐,访基地,看成果,考核结果在常务副主任会议上通报点评,同时上报区委考核办,纳入党建考核总盘子,与各镇业绩考核和人员绩效挂钩。为保障工作有效开展,区委文件明确要求各地必须把“党建带关建”纳入年度考核,必须把活动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为了加快校外教育辅导站内涵建设,区6部门还专门出台文件,每年从教育附加中拿出50万元以奖代补经费,对审核通过的示范和优秀辅导站进行资金和物质奖励,至今已是第四个年头。此外,对各级关工委长驻负责同志的工作补贴也明确了具体标准。
四、主动作为是法宝。有努力才有实力,有作为才有地位。作为区关工委,我们始终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尽最大努力,争取最大支持,取得最好成果。省委“两个文件”发布后,我们立即向区委和组织部门负责同志作了专题汇报,争取组织部门会同区文明办、老干部局、财政、教育等部门就有关问题进行会商,为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基层“党建带关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出台提供依据。在市关工委提出辅导站建设以奖代补方案后,我们随即主动联系财政和教育主管部门,就有关事项进行沟通和协商,先后出台了《关于明确校外教育辅导站专项经费以奖代补办法的通知》和《关于加快校外教育辅导站内涵发展的实施意见》。为了响应市关工委“文化塑造未来”工程,我们结合自身实际,迅速拟定计划,在全区开展“书香阳湖,心约未来”读书实践系列活动,并已取得较好成果。每年的主题教育活动我们都精心设计、扎实推进,连续多年被市文明办评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优秀项目。礼嘉镇、牛塘镇、湖塘镇等关工委拍摄制作的主题教育视频短片被省关工委分别评为2个特等奖、1个一等奖。我区校站结合“施教区负责制”“需求派遣制”的新模式得到有效实践。“宫站一体”“营站结合”“村站融合”新形式的作用得到很好发挥,区关工委宣传工作和校外教育辅导站成果分别在2022年7月和9月的省关工委宣传工作会议和校外教育辅导站工作会议上作了交流发言。
实践证明,“党建带关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基本策略和重要方针,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市关工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党建带关建”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的精神,完善“党建带关建”长效机制,以“五强化,五确保”推动“党建带关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进“532”发展战略,谱写武进“强富美高”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自己的应有贡献。
以感恩之心守护中国粮
江苏科力农业资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承 杰
我叫承杰,今年35岁,是天宁区郑陆镇牟家村人。父亲过去是奶牛养殖专业户,按他的要求,我学的是和农业相关的专业。2008年从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子承父业,回了农村。
如果说,当初从事农业,是为了圆却父亲的心愿。那么14年过去后,我依然从事农业,也开始萌发了自己的心愿,那就是以一颗感恩之心,要永远守护中国粮。
回到2008年,我家养殖了几十头奶牛。规模化奶牛养殖场有一个现实问题,一头牛一年产生10吨左右的牛粪。在用肥低谷时,会有相当数量的积压。当时牛粪处理主要有牛粪直接还田、脱水和有机肥生产三种途径。我们采用的是牛粪直接还田处理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脱水法也试过,但不是很理想。想搞有机肥生产,隔行如隔山,没技术没人才,简直是天方夜谭。
在我们灰心的时候,是常州农业领域的老专家,向我们引荐了日本农业科技专家岛田俊雄先生。我立即带队去日本学习,掌握了生物有机肥生产的核心技术。生物有机肥内含多种有益微生物和酶,既能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又能保持土壤的通透性,改善和恢复土壤微生态体系的平衡,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009年,我成立了江苏科力农业资源科技有限公司,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启农业废弃物中“寻宝”之路,成为江苏发展有机肥第一人。可以说,没有当初的老专家引路,也就没有科力农业的今天。
2012年前后,奶牛市场行情萧条,养殖户数量剧减,奶牛粪便也急剧减少,公司生产原料成了问题。又是农业上有经验的老专家建议我拓宽思路。经过调研我发现,蓝藻、水葫芦等有害水生物严重威胁水环境,如果能将它们打捞后进行处置,变废为宝,还能解决环保问题。刚开始每年我们处理的蓝藻、水葫芦有8000吨左右,现在不到一半,这说明水环境越来越好。
这几年,我又盯上了菌菇废料、禽畜粪便、木薯渣、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公司先后开发出生物有机肥、有机无机复合肥和水稻育秧基质等水稻、蔬菜、果树系列优质有机肥料。科力的产品除了满足本地区需求外,还销往宜兴、丹阳、扬中、射阳以及省外的四川、海南等地。
现在我们一年忙两季,上半年生产水稻育秧基质,下半年生产有机肥。去年,企业生产各种优质肥料6万多吨,实现产值8000多万元,走上了良性发展道路。
很多人不了解水稻育秧基质,它的本质是土壤,给水稻秧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要知道,土壤作为农作物生长的根基条件,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
我们水稻育秧基质的成功研发,离不开一个人——今年68岁的邵建国专家。他研究了一辈子的水稻,原来是武进区农业农村局的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现在是天宁区关工委专家组成员。我们在研发中试验次数不下上百次。发醇不好时,秧苗容易死。只有出苗整齐粗壮,才算成功。做试验期间,哪怕深夜10点半了,他也要赶到工厂来观察秧苗的长势,了解相关的数据。
过程很艰辛,也很复杂。但有了水稻育秧基质,就能提高耕地质量,提高粮食产量与品质。这也是我守护中国粮的意义所在。
3年研发成功后,我们的水稻育秧基质开创了国内先河,一下子推翻了上千年的农业生产工艺。在江南一带,从事传统农业种植的农民越来越少,农业机械化是实现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而农业机械化,首先要解决水稻育秧的瓶颈。此后,我们代表江苏多次向江西、湖北、河北等地介绍过经验。
以前一亩秧栽插8到10亩水稻田,而现在的基质育秧一亩秧可以栽插150亩大田。企业每年要生产水稻育秧基质50万方,销售额达700多万元。即使现在,每一批次的水稻育秧基质生产,邵建国专家还都在现场盯着。他说,这是粮食生产的第一道环节,不容有失。
在我的创业路上,一直离不开很多像邵建国这样的农业老专家的支持。如果说,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的动力,他们就是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的智力支撑。他们从事农业一辈子,对农业的感情深厚。他们已经习惯了付出,却从不索取,他们就像中国的土地一样,承载了一代代的期盼,创造了一个个的奇迹。
我常常想,他们为了什么?14年从事农业的经验,我有了答案:为了中国的粮食丰收,为了中国的粮食安全,为了14亿中国人民!我在他们身上看到光,看到希望,我非常感恩和他们的相遇,也渴望成为一束光。
我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我最大的希望我们的土地都是良田,能够提高产量,让父老乡亲多挣钱。为回报社会,我决定,凡是郑陆镇农户使用公司的产品,每吨优惠100元,并送货到田间地头。镇上老林家种了2亩多翠冠梨,每年要使用3吨左右的生物有机肥,都是我派人送到果园的。有时,他一时拿不出货款,我同意赊欠,等梨子上市后再还。自2015年以来,我每年优惠供应本镇农户各种优质生物有机肥料千余吨。
2019我年入选常州市“龙城英才”农业乡土人才,2020年入选江苏省“三带”能手。感恩是付出的起点,付出是感恩的延展,我相信,我能做的还有很多很多。我已经想好了,我要用我的一生坚守农业,以感恩之心传承农业老专家的精神,守护好中国人碗里的中国粮。
聚力“苑站融合” 赋能社会教育
——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常图实践 市图书馆
常州是一座文脉悠长、书香四溢的江南名城,享有“千载读书地”之美誉。近年来,常州市图书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定贯彻落实《“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着眼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提供更多优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秋白书苑是近年来常州着力打造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目前已建成38家,累计接待读者超580万人次,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的全域覆盖新格局。“祖国的未来属于下一代,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秋白书苑与校外辅导站融合建设、共同使用,是我市回应党在十九大、二十大报告中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的要求做出的常州回答。目前,已在西夏墅梅林村馆、遥观光大环境馆、礼嘉华渡馆、西林街道中心馆和星光馆五家秋白书苑设立了校外辅导站,现将融合发展经验分享如下:
一、党建引领,扣好第一粒扣子。“秋白书苑”得名于“常州三杰”之一瞿秋白同志,它的命名,是常州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的生动体现,更赋予了常州书香城市建设的新动力。每家“秋白书苑”均设“红色文化”书架,陈列与“常州三杰”相关的著作,以及党史、党的理论读本等。依托与生俱来的红色气质和资源禀赋,各秋白书苑推出爱党爱国主题、劳动教育主题、传统文化主题等系列主题活动,成为了学校和周边社区开展红色教育、道德讲堂等的新阵地。通过苑站结合,把红色记忆、红色基因植根于青少年心田,让书苑真正成为辅导广大青少年成长成才的乐园。
二、科学统筹,构建15分钟“书适圈”。以往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侧重于城市,构建“15分钟文化服务圈”,我们遵循构建城乡一体、均等普惠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原则,主动融入旅游、体育、科技、农业、交通等领域,把触角伸向广大基层社区、美丽乡村、高铁枢纽,整合辐射范围内的各类文化资源,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礼嘉华渡馆依托馆内图书资源和借阅设备,及时吸纳有特长、有爱心的“五老”志愿者和学校老师加入辅导员队伍,为群众打造了“阅读+文创+活动”的校外辅导站,不但提供图书借阅、课业辅导等“基础服务”,更为新市民子女开展如生命教育、色彩美学、演讲与主持等“专业服务”,成为了当地孩子放学后、寒暑假最喜欢的去处。
三、注重品质,提升标准化服务。“秋白书苑”积极探索连锁化运营模式,通过统一标准、规范管理,打造了集公共图书馆、实体书店、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及共享活动中心等功能于一体的标准化服务体系。几乎所有秋白书苑都设有专门的儿童活动区,并根据“双减”政策下课后阅读要求,配置了相应比例的少儿书籍。按照儿童年龄特征,将幼儿绘本、儿童故事、青少年读物进行差异化书目陈列,方便儿童和家长挑选。五家与校外辅导站联合打造的秋白书苑,把秋白书苑的运行是否遵循青少年成长规律、是否形成具有关心下一代工作需求作为考核指标,促进苑站深度融合。
四、打造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秋白书苑立足本地文化特色和资源优势,实现“一间一品”的差异发展。秋白书苑西夏墅梅林村馆以江南民间传统技艺为特色,通过匠心铺集中展示当地手艺匠人的作品,着力挖掘梅林村民“坚韧”“执着”“专注”“极致”的工匠精神。因此,活动设计主要面向亲子群体,紧紧围绕“非遗传承”的主题,开展了手工团扇、捏面人、堆糕花团等一系列手工艺术活动。遥观光大环境馆位于光大环保能源(常州)有限公司内,本身是江苏省科普示范基地,其中的“环保科普馆”更是特色馆中馆,该馆紧扣单位优势项目——垃圾焚烧发电,在世界环境日、世界读书日和寒暑假等重要节点,联合周边中小学举办了“缤纷夏日”环保亲子活动、“环保小卫士的魔法之旅”暑期夏令营等形式多样、丰富有趣的生态文明研学旅行活动。
五、紧贴需求,彰显时代性特质。为充分发挥校外教育主阵地作用,各秋白书苑积极整合优质文旅资源,更好融合青少年群体发展核心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需求,从而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增强社交粘度、引领时代风尚。花开西庄馆是一所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以艺术为主题的“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旨在把艺术植入群众生活。该馆结合时下本地游、亲子游热潮,以艺术、自然、童趣、乡趣为起点,将中华传统节日与现代元素、国际文化相融合,共举办“露天音乐节”“西庄烟火集”等各类活动21场,让传统文化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走进年轻家庭。随着夜间生活场景越来越热闹,部分秋白书苑精选了深受读者好评的书籍,尤其小朋友喜欢的儿童文学书籍,用流动书车的形式带到公园夜市,并现场为市民办理读者证,进一步提高“供需”匹配度和百姓获得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等重要论述,为公共文化服务指明了工作方向,令人振奋、催人奋进。
下一步,图书馆将围绕“强内涵、提质量、上水平、树品牌”的目标任务,进一步融合秋白书苑和校外辅导站建设,努力实现从外延拓展到内涵提升的飞跃。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发展,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扎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落地落实,为加强辅导站建设树立正确的政治航向;二是推动“苑站”全面对接,在经费保障、课程设置、考核管理、馆校合作等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健全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对已建设的辅导站定期开展调研、绩效评价与项目验收,打造更具常州特色的校外教育辅导站工作品牌,使各地辅导站建设均衡优质发展;三是加强各方资源整合,通过联合共建机制,集中秋白书苑、学校和相关部门优势资源,建立一支素质高、责任心强的辅导员队伍,用好智慧图书馆和各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优化秋白书苑在线服务项目,打通线上线下教育场景,为补充学校教育和孩子们个性化成长提供有力支撑,让广大青少年在和煦如春的秋白书苑里茁壮成长,为我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奉献文化力量。